“雲計算”隨著大數據而興起,如今已幾乎無人不知。山西省表示要從資源型產業向高新科技轉型,有一半的城市都在建“雲計算”中心。
  其實,全國都在掀起“雲產業”“大幹快上”的風潮,至少有28個省市正式宣佈打造“雲基地”,只是山西尤其突出,廠家、商家甚至政府都不惜投入巨資,儼然一副煤老闆和煤炭大省一夜之間要變為“雲老闆”和科技大省的樣子。據稱,原因是山西能源豐富價格便宜,可以為“雲計算”保持充足電力資源,而且山西急於轉型給了很多優惠政策。這些理由聽著真耳熟,換幾個名詞完全就是招商引資那一套。
  的確,“雲計算”將來大有可為,但並不等於山西一半的地方跑去搞“雲計算”都大有可為。一個省一半地方都要建數據基地,當成果園菜地還是制衣廠了,根本就和“雲計算”強調以減少管理和交互而能提高資源提供速度的集約化理念背道而馳。有人以“涉足雲計算的相關企業都發展良好”為當下的“雲計算熱”撐腰,並舉出IBM、微軟、谷歌作例子,真是打臉啪啪的,“雲計算”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技術,這幾家公司都是以信息技術起家並且至今仍然在IT業中叱吒風雲的,而山西投資雲基地的幾乎都是煤老闆和政府,對“雲計算”這樣的高科技紛紛表示“不太瞭解”。而在這些投資方中,唯一對技術有所瞭解的百度,卻苦於當地光纜網速不足。況且,“雲計算”數據中心對地理環境的要求很嚴苛,需要氣候寒冷、能源充足、地質災害較少,去年1月相關文件在中國地圖上標出了合適的地區,很遺憾,“雲基地”搞得如火如荼的山西太原、陽泉、晉中都不在其列。
  也就是說,山西無論在客觀的地理環境上還是主觀的技術條件上,都完全不適合建“雲基地”,那為什麼還有一半的地方都跑去建雲基地呢?地方解釋道,雖說不出是什麼但知道它發展前景會很好。網友紛紛感嘆“找到了不明覺厲的真諦”,然而,這荒誕的一切顯然不是煤老闆們錢多燒著玩,這兩年煤炭資源枯竭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了,當然也不會是想轉型想瘋了看到高科技三個字就不管不顧撲上去。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說得難聽一點,他就是用‘雲計算’的概念,去套取一片土地,就此作罷,政府給它的地很便宜,一轉手,就是好幾倍。”是挺難聽的,實話一般都比較難聽。
  每次重點扶持行業推出,後面跟著的就是一長串騙取政策優惠的“產業鏈”,有騙稅收優惠的也有騙拿地優惠的,後者就是常見的以各種概念包裝的“圈地運動”。這次也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太原投資60億的“綠雲”“雲產業園”三年來還是一塊荒地,也是為什麼有些企業客戶存儲量只有500M B,雲基地明顯過剩的山西還是有一半的地方在前赴後繼地投入進去——— 以為真是不明覺厲?人家只是藉機圈地!
  用“雲計算”這樣高大上的概念來包裝,讓這次的“圈地運動”聽起來很玄、看起來很美,但無論披上什麼外衣,都不應允許這樣以轉型的名義騙取優惠套利飽私囊、損害納稅人利益及經濟發展的惡劣現象繼續招搖。  (原標題:[短評]煤老闆轉型“雲計算”恐是藉機圈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j43ljjr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